1959年,瑞典包装设计师斯滕•古斯塔夫•图林发明一体式聚乙烯购物袋的初衷,却恰恰与之相反。他是为了拯救地球,通过消耗更少资源的塑料袋来取代耗费大量资源的纸袋。他认为塑料袋应该被重复使用而不是用了就扔。
近期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使用“定向变形组装”方法,研制出具有仿生结构的高性能材料,具有比石油基塑料更好的机械与热性能,有望成为其替代品。日前,国际知名学术期刊《自然•通讯》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。
据国内媒体报道,大多数塑料来自石油产品,废弃后难以降解,造成持续性的环境污染问题。同时,现有的生物基材料存在成本高或难制造等问题,制约了推广应用。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运用仿生结构设计理念,发展出一种被称为“定向变形组装”的新材料制造方法,将纤维素纳米纤维和二氧化钛包覆的云母片复合,制备出具有仿生结构的高性能可持续结构材料。
这种新材料采用仿珍珠母的结构设计,实验表明,它既具有远高于工程塑料的强度,又有很强的韧性和抗裂纹扩展性能。
在零下130摄氏度至零上15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,其尺寸几乎没有变化,与塑料的剧烈收缩和膨胀形成鲜明对比。在室温下,它的热膨胀系数仅为大多数塑料的约十分之一。
今年9月,商务部办公厅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》,公布禁塑限塑阶段性任务,要求到2022年底,全国范围内星级宾馆、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。到2025年底,实施范围扩大至所有宾馆、酒店、民宿。